资讯报道丨日本开排核污水,人类患癌风险增加,我们应该怎么做?

日本福岛的核污染水已于8月24日下午13时(当地时间)排海。据悉,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将会影响全球海域。

、、、、.png

核污染水开排的那一刻,人们再次感到深深的无助和不安。这不仅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严峻挑战,更会对全世界的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jpg



12年前日本发生的福岛核事故已经造成严重灾难,向海洋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而如今,日方只为一己私利,再次不顾周边国家的反对和谴责,给当地民众乃至世界人民造成了二次伤害。

这场可怕的“人祸”,将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哪些影响?据科学研究显示,辐射暴露与癌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一举措可能会加剧患癌人数逐年上升的趋势。

核污水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根据研究,日本核污染水中可能含有氚、锶-90、铯-137、钴-60、碳-14等64种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对生物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特性,会损害人和生物的DNA,造成基因突变和后代畸形,诱发多种癌症。比如:
● 氚可经由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被人体摄入,易于在人体内蓄积,会造成放射损害;

● 铯-137会引起软组织肿瘤与癌症,如卵巢癌、膀胱癌等;锶-90、铯-137,它们进入人体后会滞留在骨骼和肌肉组织中,就像在体内装上了X光机,每天24小时不停照射,虽然放射量比X光小,但长期影响不可小觑。

● 碘-129则容易导致甲状腺癌。放射性碘可以通过食物、水、空气等途径进入人体,其中最常见的来源是核事故或核试验。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福岛县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118倍。

尤其儿童青少年对放射性的敏感度比成人更高,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或者接触核污染水,可能导致发育畸形。

由于发育阶段本身就属于对外界刺激敏感的阶段,而核辐射引发的一系列电离反应,无论是在核酸层面还是在蛋白质层面,都会导致个体发育受到影响,进一步导致畸形。

对孕妇而言,就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核素会如何进入人体?

  1.  饮食摄入:富集了核素的鱼类很可能被人类吃进体内。

    在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的生物(如鱼类)摄食低营养级的生物(如藻类、浮游动物等),所以放射性核素等污染物可能从低到高传导,在高营养级鱼类等的身体中累积。
    比如锶-90会累积在鱼类和贝类等食物中,而人类摄入后,锶-90可以替代钙离子进入人体骨骼,不断释放辐射能量,加重骨癌、白血病等的风险。

  2. 呼吸摄入:入海的核素可能会通过蒸腾作用进入空气。

  3.  如果特定海域内核素含量极高,人体接触海域,可能被直接照射进入体内。

核素进入人体后会有哪些危害?

核污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如铯、锶、钚等,会对人体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

而不同核素在人体内都有不同的易蓄积部位,比如:

铯137易存留在肌肉中;锶90易积存在骨骼中;对于合成到生物体内的“有机氚”的辐射效应,目前还研究得还不充分。

已有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有数据统计称,与此次福岛核事故评级相同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发生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甲状腺癌病例异常上升,比正常情况多出约9000人。


那么核素蓄积在人体,可能造成的疾病有哪些?


1.放射性疾病

长期接触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的放射性疾病有癌症、白血病等。这是因为放射性物质对DNA造成损伤,导致细胞的突变和异常增长。


2.免疫系统受损

放射性物质对免疫系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使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害。这将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3.甲状腺问题

某些放射性物质,如碘-131,可引起甲状腺问题,如甲状腺癌。


4.神经系统问题

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问题,如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问题等。


5.生殖系统问题

放射性物质对生殖系统有害,可能导致功能障碍、不育和遗传异常。




干细胞在核事故中有哪些应用?

1、放射性灼烧伤 

放射性烧伤是因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一种特殊烧伤。
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均证实,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烧伤创面的修复。

2005年1月,Rasulov等第一次报道相关治疗,一位深度皮肤灼伤的女性患者接受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干细胞移植到烧伤创面后,加快了创伤愈合速度。

蔡德南等人将82名II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常规烧伤治疗。结果发现,干细胞组的新生肉芽组织表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均优于常规疗法。

在另一项研究中,放射严重烧伤的患者接受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100天内血清C反应蛋白(反应炎症水平)显著下降,同时观察到疼痛减轻、软组织再生等表现。


2、急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综合征(ARS)也被称为放射病,是一种患者在24小时内暴露于大剂量的游离辐射下导致的综合征。

在较大剂量射线照射后,造血系统损伤出现最早,程度最严重,对ARS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如果造血功能难以恢复,就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机体造血功能。

1999年,日本东海村核事故中,大内久成了第一个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人。虽然最终由于病情太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但移植技术在ARS中的应用开始受到关注。
============.jpg

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并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此外,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辐射导致的胃肠道、肺损伤及放烧复合伤等都有良好的组织修复作用。

2004年山东济宁、2008年山西太原辐射事故中,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都输注了供者的间充质干细胞,显示出良好的抗GvHD作用。

3、癌症

以广岛为例,病故于医院的核爆幸存者中,2/3死于恶性肿瘤,主要类型有:肺癌(20%)、胃癌(18%)、肝癌(14%)、白血病(8%)、肠癌(7%)和恶性淋巴瘤(6%)。同时,核爆幸存者的白血病发病率是对照组的4-5倍,这个差距直到10-15年后才逐渐缩小。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多种血液病的治疗,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以及某些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除了血液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时也被用于对化疗敏感的实体瘤(如一些生殖细胞肿瘤)。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存储健康的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已经刻不容缓,我们改变不了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事实,但是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制定一个保障,存储细胞,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若干年后的自己!



侵权请联系删除!